T15:光纤(裸纤)、尾纤、跳线、光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光纤、尾纤、跳线、光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本文将从光纤传输应用及接续过程逐步引出上述器件产品,结合应用场景讲述这些产品的应用及差异。如果不关心过程、细节的,可以直接滑到文末查看总结结论。 前面在T13:光纤基础中介绍了光纤是一种纤芯折射率比包层折射率大的同轴圆柱形电解质波导。从物理结构上来看,光纤(裸纤)绕成一盘是下图这样的? 平常我们说到光纤一词,如果不加其它修饰词,我们即认为指的是裸纤。裸纤是指仅包含纤芯、包层和涂覆层的光纤。裸纤的保护主要依靠涂覆层,为了跟其它有护套等保护结构的光纤线缆区分,通俗的称这种没有外护套等保护结构的光纤为裸纤。 我们知道光纤的主要作用是传输光能量、光信号。 裸纤能不能在光纤传输中使用呢? 这取决于应用的环境。 在一些环境比较友好的场景,如室内实验室及生产车间等,裸纤用于模拟光纤传输线路测试有比较大的优势。 裸纤因为没有多余的保护结构,芯径尺寸比较小,在较小的光纤盘上即可绕制几十公里的光纤长度,省去了像光缆那样一段一段熔接拼长的过程,平均损耗较小。而且光纤盘比较小,不占地方。 但,如果是室外比较复杂的应用环境,如地下管道、直埋、水底、架空等,裸纤因为没有保护结构比较脆弱,稍有不慎就可能会断裂,显然无法满足此类应用环境需求。 管道光缆 直埋光缆 架空光缆 能够实现远距离传输是光纤区别与其它传输介质的一个重要优势。(相关内容可以查看T7:光纤通信的优点 ) 如果光纤仅能在室内(友好环境)使用是不是有点鸡肋了呢?毕竟要实现远距离传输,光纤所途经的线路不可能都像室内那样环境友好。 那怎么办呢? 可根据应用环境的需求,将光纤加上各种保护结构,加工成光缆。光纤加工成光缆后,可适应严苛的环境条件,能够确保光纤的传输性能和可靠性。 光缆(Optical Cable)是由光纤和保护材料组成的线缆,用于在通信网络中传输光信号。 光缆的主要组成部分 光纤:光缆的核心部分,用于传递光信号。光纤可以是单模光纤(SMF)或多模光纤(MMF),根据传输距离和带宽要求选择不同类型。 护套:外层的保护材料,保护光纤免受物理损害和环境影响。 加强芯:在光缆内部,通常由玻璃纤维或其他材料构成,用于增强光纤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填充材料:在光纤和护套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的材料,帮助保护光纤并保持其位置,常见的填充材料包括胶水或纤维填料。 缓冲层:提供额外的保护层,以防止光纤受损。 光缆的设计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如室内光缆、室外光缆、地下光缆等。每种光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材料,以满足不同环境下的需求。 光纤通信是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将信息从一个位置传递至另外一个位置。 为了实现信息传输的目的,就需要在两个位置之间敷设光纤线路。这里所说的光纤线路指的是光缆。 需要注意的是,除光纤到户的皮线光缆和一些特殊应用的光缆外,一根光缆内通常包含多芯光纤。 T14: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头一文中简单介绍了短的光缆可以通过熔接或使用光纤连接器连接的方式组成长的光缆线路。 采用熔接方式连接光缆,光缆的接续非常固定,需要变动的话,灵活度不够。这种方式适用于连接后不需要或极少需要变动的场景。 采用光纤连接器连接光缆可以提高光纤连接的方便性和灵活性。 可是,光缆自身是不带光纤连接器的。 那制作光缆的时候给光缆把光纤连接器加上行不行? 不太合适。 按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损耗,使用光纤连接器连接的损耗比熔接要大不少,如果光纤线路比较长,较多的使用光纤连接器的话,会加大整个光纤链路的损耗。 所以通常在一些节点位置才会采用光纤连接器连接,其余位置通常采用熔接的方式连接。 二、安装敷设难度,有些应用场景,比如地下管道,如果光缆预制了光纤连接头,受尺寸因素影响,可能会导致光缆无法从管道中穿过去。 而且光纤连接器是属于精密器件,要保证它的性能,那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格外的小心保护,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光缆敷设的难度。 既然生产光缆时预制接头不行,那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头呢?也不太行。 光纤连接器能够有效传输光信号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超物理端面接触,光纤连接对连接器的端面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制作光纤连接器的时候,光纤和陶瓷插芯是一起研磨成型的。 现场制作光纤连接器,手工制作接头明显无法达到那么高精度要求。把研磨设备托到施工现场去也不现实。 那怎么办呢? 解决办法是使用尾纤。 什么是尾纤? 尾纤是只有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的光纤线缆。 将不带连接器的一端与光缆的一芯光纤熔接起来,就可以给光纤提供一个连接头。尾纤的光纤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连接头的问题通过熔接尾纤解决了。但随之又有了两个新的问题。 1)光纤连接器,尾纤与光缆的熔接点以及尾纤的光纤部分都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直接裸漏在外面肯定是不行的。 2)线路节点处可能会存在多条光缆,而每条光缆可能会有几十甚至上百芯,这么多芯光纤熔接了光纤连接器后放置在一个位置,如果不能有序的管理起来,后面别说便利性了,不给自己增加麻烦就不错了。 那有没有办法能兼顾解决上述的两个问题呢? 在节点位置设置一个光交箱。 光交箱通常是一种金属结构的密封箱子,可起到防水、防尘、放破坏的保护作用。 我们平常在路边可能会经常看到光交箱,但估计没怎么注意,它大概是下图这个样子的。 光交箱内部通常会配很多法兰盘(熔纤盘)。法兰盘大概是长的下面这个样子的。 光交箱内部通常会配很多法兰盘(熔纤盘)。法兰盘大概是长的下面这个样子的。 一般来说,法兰盘内部是带尾纤的,可以用于与光缆熔接。它的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 光缆敷设到光交箱位置,会预留一定的长度出来,然后会将光缆用某种方式给固定好。固定光缆是为了屏蔽外界对光缆产生的拉力影响,对光纤熔接点起到保护作用。 预留长度部分的光缆会进行开剥,剥开后的光纤在熔纤盘内部与尾纤熔接,通过熔纤盘上的适配器(法兰)给外部提供光纤接口。 将节点处每根光缆都按上述的方式安装好,并对每一芯光纤的信息做好标识,这样后续在接续使用、运营维护过程中就很清晰方便了。 注:通常光交箱门的内侧会张贴一张光纤配线的线序表,可以在此处填写或标识光纤关键信息。 从上面的光纤配线架图我们可以看出,每根光缆的每一芯光纤都是熔接好了尾纤,通过适配器对外提供了光纤接口的。那再如何将这些光缆连接起来呢? 使用光纤跳线。 光纤跳线是两端都带有光纤连接器的光纤线缆。 示例如下图所。 光纤跳线两端的接头类型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 如T14: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头一文所述,光纤连接器的类型非常多,各个设备、器件生产厂家根据自身的情况给自家生产的产品配置的光纤连接头或光纤接口各不相同,这些器件或设备之间要实现正常的连接,就可能需要这种两端接头类型不一样的光纤跳线来转接一下。 因为光纤跳线两端都有光纤连接头,只要将熔纤盘上两芯光纤相对应的接口连接起来即可实现光缆的连接。 后续如果需要变更光纤线路的连接,只需要调整光纤连接器连接的位置即可。 下面用一个动图来演示一下光纤跳线的“跳”,相信大家应该就会很容易理解了。 至此光缆的接续过程讲完了。 前面提到的光纤、尾纤、跳线、光缆这些器件产品在应用中都体现出来了。 希望能对大家理解这些产品联系与差异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光纤、尾纤、跳线、光缆对比总结 联系 他们本质上来说都主要由光纤组成,功能都是用于传输光信号。 区别 光纤,是所有光纤线缆(尾纤、跳线、光缆等)的基本组成成分,不加修饰词说到光纤时,指的是裸纤。光信号的传输主要依靠光纤。 尾纤:指的是只有一端带有光纤连接器的光纤线缆,通常用于给光纤线路或器件提供连接头。这种线缆一般是带有简易的外护套保护结构。 跳线:指的是两端都带有光纤连接器的光纤线缆,通常用做从设备到光纤布线链路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器件与器件之间短距离跳接(转接)使用。光纤跳线有跟跟尾纤一样简易保护结构的,也有用于特定场合加强铠装保护结构的。 光缆:是由光纤和保护材料组成的线缆,用于光纤通信中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光信号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光缆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为满足不同环境下的应用需求,每种光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和材料。 |